河北電視臺導演攝制組一行,到三道河口林場為拍攝塞罕壩精神微電影,進行踩點取景以及拍攝前的準備工作,以求能夠真實再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老一輩務林人艱苦創業、無私奉獻的工作生活場景。
在林場工作人員的指引下,河北電視臺導演攝制組一行,來到與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交界地,選取能夠重現曾經白沙彌天、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,并與現在郁郁蔥蔥、樹木繁茂的萬頃綠洲的巨大變遷,形成巨大的反差、強烈的對比的場景,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塞罕壩務林人在高寒、高海拔、大風、沙化、少雨的惡劣條件下,憑著艱苦創業的精神,在年均積雪7個月的高寒塞北,啃窩頭、喝冷水、住馬架、睡窩棚,以堅韌不拔的斗志,以攻艱克險的堅守,以永不言敗的擔當,在流沙中植樹,在荒漠上建房,終于創造出“人逼沙退、綠蔭藍天”的偉大業績。
經過多番尋找、實地考察,攝制組最終選取了拍攝造林、挑水、地窨子的三處場景,并與林場工作人員探討溝通,力求還原最真實的工作生活場景,重現當年塞罕壩務林人“艱苦創業,科學求實,無私奉獻,開拓創新,愛崗敬業”的塞罕壩精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