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原牛肉干是壩上的美食之一,這不僅因為原料是大草原上的優(yōu)質牛肉,還因為他的制作工藝極其特別,草原上的空氣寒冷而干燥,將新鮮的牛肉,在自然環(huán)境中冷凍,然后在通風的環(huán)境中懸掛4-5個月,這樣的工藝不但使肉中的水份全無,油份也散失掉了,而且肉質變得相對松散,香味也凝結和濃縮,使得口味獨特,濃香無比。由于涼制過程損耗較大,平均三斤的原料,只可得出一斤的成品,可謂肉之精隨。 起源: 御道口--天然的草牧場。水草豐美,牛羊肥壯,生活在這里的蒙古民族牧民有世代涼曬牛肉干的生活習慣。追溯牛肉干歷史,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,蒙古騎兵與牛肉干有著不解之緣, “出入只飲馬乳,或宰羊為糧“。只要有供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,蒙古人就可以自給。一頭牛宰殺后,百十公斤重牛肉涼干后捻成沫后,只有十幾斤肉沫,裝袋后背在身上,只要有水便可沖飲。即使一時缺乏,還可以射獵作為補充。在作戰(zhàn)中,蒙古騎兵就是依靠馬匹和畜群來給養(yǎng)的;這在后勤上大大減少了軍隊行進的輜重。牛肉干在遠征作戰(zhàn)中起著很重要作用。